|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沒一個地比法拉盛 更懂國人的鄉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的朋友榮筱箐寫的,講紐約的法拉盛。

  去過紐約中國人一定都知道法拉盛。這是紐約最大的華人聚居區,從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移民大量湧入定居在這裡,很快無論是人口還是規模都超過了有100多年歷史的曼哈頓老唐人街。走在這裡的街道上,感覺就像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大陸小縣城,除了這裡的店招牌都是中英雙語,就沒有太多的區別了。


  和紐約其他地方一樣,法拉盛有很多直接用數字序號命名的路。法拉盛的市中心有一條40路(40th Road),一個星期前,這條街上死了個女人,從臨街的窗裡跳下來,摔得滿臉都是血,說是在四樓做“那行”的按摩女,說是警方掃黃時本想逃跑卻慌不擇路,說是來自中國東北,名叫CiCi。

  40路相當於法拉盛的簋街,兩旁都是中餐館,每天繚繞著讓人垂涎的煙火氣,吸引著來自全紐約甚至整個美東的中國胃。

  而在這些餐館的縫隙裡,還夾雜著一些面目模糊的窄小門臉,那就是CiCi她們工作的地方。食色性也,按摩院建在美食街上似乎是天經地義,兩者間通常也都分租互惠和諧共生。

  40路既是食街,也是煙花巷。有時候,那些按摩女還會站到路邊來招徠生意。


  

  CiCi跳下來的時候,就落在一樓的餐館門前。這家餐館正在歇業裝修,我去的那天門前仍然擺放著施工時常見的塑料防護欄,柏油路上有些破損的坑洞,積著些污水,水坑裡竟也能映出一角藍天。

  CiCi曾無數次進出過的那扇小門仍然敞開著,除了門牌號,沒有任何標識,門裡是一段樓梯,樓梯很陡,後半段隱沒在看似無邊無際的黑暗裡。


  但這條路上已經完全看不出CiCi留下的痕跡,路邊停著的卡車上,各家店裡的伙計們忙著上貨卸貨,旁邊超市門前的貨攤上,一個華人大媽正吆喝著叫賣翠生生的油麥菜,旁邊的印度小販正在邊說邊比劃向一個幾乎不會英文的華裔路人兜售廉價珠寶,對面的餐館門前照樣排著一隊慕名而來等座的食客。

  這家叫豫園的餐館開了不到兩年,已經算是這條街上的老字號,法拉盛餐飲林立競爭殘酷,餐館今天開明天關走馬燈式的更換東主、廚師和菜式成了常事。

  這是一個習慣了來來走走的地方,這裡的人也是,他們都是遠道而來,掙錢糊口各懷心事,即便搭伙合租平日裡也難得見面,他們習慣了不問出處不問歸處,不道一聲再見就突然消失。CiCi的離去大概也不過是這種躁動不安的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環。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94 秒